金融科技的新戰場
【摘要】在這樣一個新戰場上,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能再依靠照搬照抄互聯網金融樣式,必然是無法獲得長久發展的。

文/孟永輝
金融科技,正在進入到新戰場。與其說是一個新戰場,不如說是一次回歸。因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本該如此,只不過它在互聯網時代走過了些許的彎路而已。如果對這樣一個新戰場進行一個總結的話,筆者更加愿意將這樣一個新戰場,看成是一個金融回歸實體,賦能實體的過程。
乍一看,似曾相識。因為按照金融科技發展的底層邏輯,金融科技本來就應該如此。然而,在那個金融科技被當成是概念的年代里,所謂的金融科技,并未表現出這樣的特征,而是淪為了一種獲取流量,收割流量的工具。很顯然,這樣一種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展模式,非但背離了金融科技的本質奧義,甚至還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了互聯網式的死胡同里。
于是,當流量紅利不再,特別是當金融科技的發展陷入到互聯網金融的死胡同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場金融科技的大潰敗。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金融科技背離了自身的本質與原始奧義所致。對于很多的玩家們來講,他們僅僅只是把金融科技當成了流量收割機,而非產業助推器。很顯然,這樣一種發展模式,必然會把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里。
欲要打破這一魔咒,特別是欲要讓金融科技的發展帶離互聯網的怪圈,必然需要找到一條完全有別于互聯網式的發展模式。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洗禮和實踐之后,金融科技的發展,終于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模式。至此,金融科技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新戰場。
一
在這樣一個新戰場中,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再僅僅只是做平臺和中心,而是開始投身到產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通過自身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來支撐產業,改造產業,重塑產業。
同互聯網時代的第三方的定位不同,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真正考驗玩家們的是,與產業結合的深度與廣度,對產業改變的程度等諸多方面。欲要做到這一點,僅僅只是用金融的手段,僅僅只是用科技的手段,都是無法實現的。只有兼具了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的特點,只有真正用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的手段,才能真正達到這樣的目的。
因此,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看成是一個概念和噱頭,必然是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的。只有真正找到了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并且真正找到了兩種元素在融合之后與產業結合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同樣地,只有做到了這一點的玩家,才是未來金融科技戰場當中的主角。
二
在這樣一個新戰場中,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再僅僅只是依靠互聯網技術,而是開始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數字技術的身上。如何用數字科技的手段詮釋金融科技,如何用數字科技的手段落地金融科技,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按照互聯網技術的邏輯,金融科技承擔的是消除金融上下游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欲要達成這一點,它就必然需要將金融上下游的流量不斷地聚集到自身的平臺上。這是我們看到以往那么多的大型流量平臺之所以會做金融的根本原因。當金融科技的發展到達新戰場,以打破信息不對稱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互聯網技術的功能和作用開始式微。欲要有新的發展,必然對互聯網技術進行進化和升級,數字技術便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出現的。
同互聯網技術僅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不同,數字技術更多地是在做改造產業的內在元素、改造產業的內在運行邏輯、改造產業的原有結構。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融科技的玩家們同樣不再依靠打破信息的不對稱來提升行業運行的效率,而是更多對于行業內在元素、流程和環節進行升級和改造來獲得新的發展。
因此,若要在金融科技的新戰場當中獲取,玩家們不僅要具備將互聯網技術升級為數字科技的能力,而且還要具備將數字科技進行商業化的能力。只有真正實現了技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之后,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三
在這樣一個新戰場中,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再只是傳統的表現形態。提及金融科技,它的表現形態,要么是金融,要么是科技。然而,無論是金融也好,還是科技也罷,玩家們的表現形態都是單一的,純粹的。在那樣一個產業本身并未發生太多改變的情況下,僅僅只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是可以獲得一定的發展的。等到產業本身開始發生改變,這種單一的表現形態,同樣開始遭遇困境和難題。
當下,金融科技的玩家們正在遭遇這樣一個階段?,F在,產業本身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改變。如果對這樣一種改變進行一個深度總結的話,虛實融合,無疑是最主要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還在用以往的金融科技形態,很顯然是無法做到回歸實體,賦能實體的。
對于金融科技玩家們來講,它們不僅要具備金融的形態,而且要有科技的形態,說到底,就是要做到金融中有科技,科技中有金融。如果再深入一點的話,就是要做到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找到金融與科技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只有做到了這一點,金融科技才能不再是以往表現形態,而是有了新的嬗變。以此為開端,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夠在新的戰場當中無往而不勝。
結語
金融科技,正在進入到新戰場。在這樣一個新戰場上,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能再依靠照搬照抄互聯網金融樣式,必然是無法獲得長久發展的。找到真正適合現在這樣一個新戰場下的金融科技發展新模式,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者,戰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行業觀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孟永輝
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i黑馬、創業邦、億歐網、投資界專欄作者。從事互聯網10年,長期關注互聯網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鈦媒體、創業邦、億歐網、i黑馬、網易、新浪、搜狐等網站發表。


- 情報 | 恒大汽車多家關聯公司被強制執行近3億元;自游家公司啟動大規模減員;馬斯克短暫失去全球首富頭銜
- 香港將于年底終止與美國執業會計師資格互認
- 養豬場的好日子,互聯網大廠羨慕不來
- 情報 | 造車新勢力10月份銷售平淡;聯通與騰訊設立混改新公司;蔚來整車工廠生產暫停
- 前置倉,把生鮮電商引進“死胡同”?
- 情報 | 恒大財富調整兌付方案;寶沃汽車正式宣告破產;花房集團預計12月12日上市
- ?元小七AR娛樂車,“新物種”掀起元宇宙落地新風口?
- 互聯網:金融科技轉型的「鏡子」
- 情報 | 紅嶺創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商湯收縮智慧城市事業群;騰訊音樂將以介紹方式于港交所上市
- 入境檢疫改3日酒店 李家超:與內地無矛盾